身在職場當中,我們往往會出力不討好,結果是老實人總吃了啞巴虧,有苦難言。
我們想要在職場當中混得如魚得水,我們就要搞懂人性,看透人心。
我們本分但不代表我們就老實,我們實在但不代表我們就好欺負。以下這四種人性鐵律我們一定要牢記在心,讓自己不要再做個老實人。
一、零距離往往是一種災難
身在職場當中,我們要懂得和任何人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感,越要好的朋友就越要如此。
因為,人性現實,越親近的人往往就越有羡慕嫉妒恨的心理。
在生活當中我們會發現,希望我們混得不好的往往大部分人都是朋友。
太親近一來容易讓別人產生妒忌的心理,二來容易讓別人沒有禮節的約束,變得肆無忌憚。
在職場當中,為什麼領導和下屬的關係總是顯得那麼若即若離?
因為,關係太近,既讓下屬沒有了敬畏之心,又會缺少一種神秘感,這當然不利於工作的開展。
同事間的關係太近,既容易讓對方找到自己把柄,又容易讓對方產生對比的心理。憑什麼你的工資就比我多?
憑什麼領導就重視你而不重視我?
一旦產生了這種心理以後,彼此間從朋友變成敵人也就不遠了。
我們要知道,敵人變成朋友,會比朋友更加可靠,而一旦朋友變成敵人,則會比敵人更加危險。
所以,我們要和任何人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感,距離產生美。
二、會琢磨事不如會琢磨人
事在人為,身在職場當中,我們一定要懂得一個道理,就是會琢磨事永遠都不如會琢磨人。
會做事的人太多了,但是會做人的人卻並不多。會做人的前提條件就是了解人心,看透人性。
人性的本質都是自私自利的,如果我們能明白這一點,以後做起事來也就容易多了。
大家能夠相聚到一起成為同事,說白了都是為了利益大家才有緣走到了一起。
什麼勾心鬥角,爾虞我詐最終的核心點就是「利益」二字。
俗話說「得人心者得天下」,這個人心是怎麼得來的呢?是打土豪分田地得來的,如果沒有利益誰聽你的?
所以,我們想在職場當中混得如魚得水,就一定要學會人生難得糊塗,做個會做人的人,而不是做個會做事的人。
三、會說話比會做事更重要
會做事代表著一種智商,而會說話則代表著一種情商。在這個人性現實的社會當中,情商永遠都會比智商更加的重要。
俗話說:「只說不做假把式,只做不說傻把式,會做會說才是好把式。」
所以,我們不難發現,在職場當中那些只做不說的人,往往都是生活在最底層,而那些又會做又會說的人往往都是身居要職,站在職位的最頂端。
想要學會說話,我們就要瞭解人性善惡。
首先,沒有人喜歡聽不好聽的話,忠言確實逆耳,所以,即使我們有再多的忠言良語,也要懂得婉轉表達。其次,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,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。
如果這句話說出來,連自己都不愛聽,說出來別人又怎麼會接受我們的意見呢?
不會說話的人,說白了就是情商低,不懂人性,自私自利的人。
四、永遠都不要做個老好人
俗話說:「一將功成萬骨枯。」
這個社會永遠都是一層人壓著另外一層人在生活著,社會永遠都是弱肉強食法則,想吃肉我們就得主動出擊。
如果我們一味地做老好人,選擇無條件地屈從和忍讓,最後我們只能成為別人口中的羔羊。
想要改變自己身上老好人的標籤,我們就要學會說「不」字。
我們實在,但不代表我們就懦弱,我們要有自己做人的原則和做事的底線。
這個社會人們都在挑戰別人的底線,當我們沒有底線的時候,別人也就會變得沒有底線,到最後我們也只能是啞巴吃黃連,有苦難言。
所以,在這個人性現實的社會當中,我們不要做惡人,但千萬也不要做過於老實的人。
琢磨事不如琢磨人,琢磨人不如琢磨人性。職場當中的四大人性鐵律,悟透後讓自己成為一個老江湖。
對此你又會怎麼看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