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
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,不管多大年紀,都一樣。
對于女兒的婚姻大事,作為父母,不能不操心。可是,嫁人就像賭牌,能不能贏,不僅要看自己的實力,還得靠對手的態度。
現實告訴我們,並不是所有的女人都能嫁給好人家,總有機會遇到惡婆婆、毒丈夫。
另一方面,小夫妻的生活越糟糕,親家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。
02
電視劇《買房夫妻》裡,有這樣的故事:文紅旗和蘭貴成喜結連理,並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孩子。
文紅旗身體虛弱,導致暈倒。母親趕到醫院,照顧紅旗,幫忙擦洗身體的時候,發現女兒的手腳上都是凍瘡。
作為母親,能夠想象到,冬日裡,身體虛弱的女兒在冷水裡洗刷東西,勞碌不停。
愛情導師塗磊說過:「女人是一天的公主,十個月的皇后,以及一輩子的操勞。」
令人痛心的是,文紅旗連「十個月的皇后」都沒有享受到。她從結婚之後,就一直被婆家虧待。住房條件太差,屋裡也沒有暖氣,只有一個簡單的煤爐。因為大風把煤爐的煙囪掛掉了,導致煤氣排不出去,紅旗被熏暈了。
母親決定把文紅旗帶回成都娘家,不料婆婆不答應,兩親家爭吵不休。
後來,文紅旗和蘭貴成一起努力,家庭越來越富有,一切都好起來了。
03
並不是所有的夫妻,都像文紅旗和蘭貴成那樣,一步一步走出困境,夫妻感情也隨著經濟發展而變好。
在宋朝,宋仁宗家的公主下嫁給李瑋。礙于皇帝的權威,李瑋不敢虐待公主,並且婆家人,任由公主造次。
宋仁宗過世後,公主失去了依靠,婆家人開始反擊。
《熙寧奏對日錄》記載:「瑋都不恤長主,衣服飲食藥物至于呼醫,亦多作阻隔,長主衣衾乃至有蟣虱,至自取炭生火,炭灹傷面。」
一個女人,在晚年的時候,穿著有蝨子的衣服,自己燒火取暖,臉被燒傷了,也渾然不顧。
生病了,也只能把自己隨身的物品典當出去,然後請人看病。期間還要被丈夫百般阻撓。
有人說,宋仁宗的女兒,上半生作孽,下半生遭罪,罪有應得。
可是,不管怎樣,人老了,得到應有的照顧,這是人之常情,起碼在人生最後的歲月裡,應該活得有尊嚴。
做人做事,都要從長計議,不看眼前,看未來。
04
俗話說:「嫁出去的女兒,潑出去的水。」
作為父母,如果你的女兒被婆家人欺負,最好不要翻臉,不要輕易鼓吹離婚,而是要理智對待。
其一,不要責怪,凡事從「自家」找原因。
很多父母,還沒有弄清楚具體原因,只要聽說女兒被虧待了,立馬就帶一群人,去婆家鬧一番。
無休止的吵鬧,只會讓小夫妻的矛盾,越來越多,感情越來越冷淡。
小夫妻的家庭,被雙方的父母插手之後,完全失去了自主權。誰都會站在親生父母的一方講話,把親情淩駕于愛情之上。
要知道,女婿不是自己的兒子,他的性格和脾氣,你不太清楚。對他橫加指責,往往會產生誤解。公公婆婆不是你的家人,他們對兒子的教育方式,也輪不到你來管。
你唯一可以管好的人,就是「女兒」。
聰明的父母,會和女兒進行深度交流,對家庭矛盾進行分析,看問題的根源到底在哪裡。如果女兒有錯在先,或者她在推動矛盾的發展,那就需要學會「止損」。
比方說,女兒不願意工作,還對女婿的收入不滿意,導致家庭經濟狀況很糟糕。父母鼓勵女兒去找工作,學會理解女婿的辛苦,問題就迎刃而解了。
其二,不要動怒,疏遠「婆家」,拉開距離。
按照農村的習俗,兒子結婚後,要和父母分家。
女兒被婆家欺負,應該第一時間想辦法讓女兒女婿獨立門戶,遠離公公婆婆。
親家,是沒有血脈的親戚,彼此之間的了解不夠,也無需深度了解。因此, 作為娘家人,與其和公公婆婆對峙,不如保持距離,平日的交往,不要過于密集。
如果夫妻之間存在矛盾,甚至鬧到了離婚的地步,應該分開一段時間,彼此冷靜下來。看雙方的態度,再作下一步打算。
其三,不要一直容忍,要有原則地保護。
家有家規,國有國法。根據女兒受欺負的程度,選擇拿起「法律」進行保護,比兩家人「互撕」要強很多。
道德層面的問題,應該依照道德規矩進行說教。可以召開家庭會議,集中商量後續的生活安排。
一味地容忍,就變成了縱容,助長了婆家的囂張氣焰。
結束語
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:「建立和鞏固家庭的力量——是愛情,是父親和母親、父親和孩子、母親和孩子相互之間的忠誠的、純真的愛情。」
人與人交往,歸根結底就是一個「情」字。
對兒女的小家庭的矛盾,應該動之以情,曉之以理。不到萬不得已,不要撕破臉,任何時候,都不能用武力去解決問題。
興師問罪,不如用心關懷;與其問別人,不如責備自己。
在此,也提醒那些已婚男人。娘家人把女兒交給你,是對你的信任,是對你的人生給予了莫大的幫助。帶著一顆感恩的心,經營好婚姻。
進了一家門,就是一家人,彼此坦誠相待,沒有過不去的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