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» 越是虛偽的人越愛說三句話,遇到趁早遠離

越是虛偽的人越愛說三句話,遇到趁早遠離
2021/05/01
2021/05/01

曾看過這樣的新聞,說許多老年人在子女們忙於為生活奔波的時候選擇了認幹兒女,而這些所謂的「兒女」借著盡孝道的名義對老人進行財物上的詐騙。

這並不是重點,重點是許多老人明知對方接近自己帶有目的,依舊被騙得心甘情願,只因為他們能夠給予溫暖,哪怕是虛偽的溫暖。

生活中,很多壞的事情都會隱藏在美好的外衣之下,大家都熱愛美好便會將信任和真誠皆偏向於此。

通常情況下,我們會根據第一印象或者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去判斷對方品質的優劣,事實證明這種分辨方式並不奏效。

甚至可以說超過一半的人都會對自身有所偽裝,這就導致第一印象並沒有那麼準確。

但凡有點常識的人都明白,留給別人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。

無論是工作面試還是相親交朋友,第一面一定要穿著得體,這樣不僅表達了自己的審美和形象還代表了對別人的尊重和重視。

心理學家研究表明,越是虛偽的人越會不自覺地說出這四種話,為了避免越陷越深,遇到趁早遠離。

馬後炮:「我早就說過,你就是不信」

事後諸葛亮總會顯得十分正直且誠懇,他們有沒有先見之明並不重要,重要的是對事後之明的操作得心應手。

急人所急,悔人所悔說的就是這類人,當別人遇到不順之時第一個跳出來表達悔恨和惋惜之情的就是他們。

這類人常說的話有這些「我早就說過,你就是不信,現在好了吧」

「當初我就覺得事情不對」「就知道會是這樣,如果你早些時候問我也不至於如此」等等。

這就是人心理上的一種自我服務,大家都希望接受有利的結果和榮耀,同樣也會避免不利的結果和咎責,說白了就是熱衷於甩鍋以及往自己臉上貼金。

遇到總喜歡放馬後炮的人一定要趁早遠離,這類人捶胸頓足並不是誠心想要提供幫助,而是在虛偽地借機展示自己。

愛發誓:「相信我,保證不讓你失望」

信誓旦旦可信嗎?

也許很多年輕人會覺得可信,但人一旦到了一定的歲數後不僅不會覺得可信,甚至還會對信誓旦旦之人避之不及。

出現這種現象很好解釋,那便是在某件事上越是信誓旦旦急於表態之人越靠不住。

真正靠得住的人是不會在事前說出絕對的話更不會反復保證,他們往往會用行動和結果去證明自己的實力與誠意。

上當受騙的人之所以會被騙,肯定不會因為騙子吞吞吐吐唯唯諾諾,而是被行騙者當初斬釘截鐵的鑿鑿誓言所迷惑。

山盟海誓不可信,真情從來都隱於平淡,那些反復強調要別人相信自己的人,總會在最終給出令人失望的答案。

愛發誓的人喜歡說的話有「相信我,保證不讓你失望」「

再給我一次機會,保證讓你滿意」等等,但凡信了這種保證,極大可能會在同一個坑裡摔跤,處世需謹慎。

不表態:「你是怎麼看的呢」

有個詞叫明哲保身,它出自《詩經》:「既明且哲;以保其身。」

說一個明事理的人善於自保。

隨著社會的發展,很多人逐漸將「明事理」弄丟,只是單純地善於自保,甚至為了保全自身利益,刻意去躲避原則鬥爭,這種操作足夠庸俗。

一個人有沒有原則看的是面對事物時的態度,有原則的人會明確表態,無原則之人只會隨大流,等到塵埃落定後再慢悠悠站到對自身有利的立場。

通常情況下,善於自保之人會在事情的初期四處打聽別人的看法,若被旁人問道態度,第一反應就是反問回去:「你是怎麼看的呢?」

對於事情從不明確表達自己的觀點,無論別人說什麼他都會微笑點頭,然後說些沒有建設意義的話糊弄過關。

他們並不是沒有觀點,而是將自身的觀點藏在心底,看別人怎麼做,再結合自身利益去推動結果。

這類人除了擅長自保還附帶著愛甩鍋,遇到後有多遠躲多遠,以避免「人在家中坐,鍋從天上來」的事情在自己身上發生。


用戶評論
你可能會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