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到晚年,老伴走了以後,最好要依靠以下四個人

棉花糖 2021/12/02 檢舉 我要評論

有人說:「人這一生,養兒養女靠不住,還得靠老伴。」

可是,你有沒有想過,不管夫妻感情多好,也會面對「一個先走,一個後走」的痛苦,即便在原配過世之後,你通過黃昏戀,找了一個二婚老伴,還是不能與你同生共死。

總有一天,你要面對「孤零零一個人」的現實,然後想辦法讓餘生的時光,不那麼孤獨。

因此說,人到晚年,老伴走了以後,最好的依靠,是以下四個人。 同時你要明白,大部分的依靠,都是有附加條件的,不能是你單方面提出要求。

01

有良心的兒女,會耐著性子照顧你。

《孝經》有言:「用天之道,分地之利,謹身節用,以養父母,此庶人之孝也。」

尊重自然規律,哪怕是一個種地的人,也能通過勤勞節儉,用餘糧來供養父母。

也就是說,不管兒女有沒有本事,都有孝順父母的能力。只是,同胞兄弟姐妹,素質參差不齊,不能指望他們都對你孝順。

如果你養了幾個兒女,總有那麼一個兒女是「白眼狼」,也有一些兒女遠在外地,早就把家鄉的人都忘記了。

另外,「久病床前無孝子」。一個長期帶著病痛的老人,會拖累兒女,也會引起兒女的反感。

即便兒女百般嫌棄你,內部也不團結,常常吵鬧。但是仍舊有兒女會管你,因為他于心不忍,品性善良。

相對來說,只有那些比較老實、素質很高的兒女,才能成為依靠。做人,憑良心,不能太計較,才能理解「孝道」

一邊抱怨,一邊供養父母的飯,這是中年人的真實生活,作為老年人,應該要理解。老人和兒女互相理解,感情就會捋順,日子才會好過。

02

有愛心的鄰居,會常常搭把手。

看過一條消息:在杭州,有一位行動不便的女士,名叫計旭鶯。

每天,計女士通過手機訂餐。當外賣小哥送餐到家的時候,都會等十多分鐘,幫助她把飯菜擺好。計女士吃完之後,外賣小哥順便把垃圾帶下樓。

生活中,總有一些好心人,在默默無聞地幫助我們。雖然他們只是搭把手,沒有付出太多,但是對于老弱病殘 來說,已經足夠好了。

作為老人,應該心懷善良,多和身邊的人交流,表達自己的意願。 人啊,都是以心換心,你對人不冷不熱,憑什麼要求別人對你笑臉相迎?以老賣老的方式,不可取。

遠親不如近鄰。獨居的老人,要學會和鄰居打交道,建立一張比較靠譜的感情牌。

我的一個老鄰居張大爺,今年七十多歲了,兒子在外地工作,老伴過世多年。每天,單元樓裡的年輕人,都會幫他把輪椅送到樓下,社區裡的人,也會幫他把輪椅送到樓上。久而久之,大家形成了習慣,也沒有什麼不妥。

小時候,我們學過這樣一句話:「樓上樓下,電燈電話。」住在一起的人,即便沒有深入交流,但是表面上好,還是需要的,大家難免有千絲萬縷的聯繫,有共同利益的關係。

一個和藹的老人,鄰居會厚待他;為老不尊的人,除外。

03

為了賺錢的護工,會給你適度的關懷。

有一句無奈的話:「看在錢的份上。」

作為護工,他們靠勞動養活自己,同時也給老人送去關愛。

當感情變成了金錢,也許很多老人會不習慣,認為自己出了錢,對方就應該百分百服從自己。

其實,護工的好壞,和你支付的金錢多少有關係,也和你對人的態度有關係。

聰明的老人,會對護工笑臉相迎,會說感激的話。通過金錢和感情兩方面的互動交流,護工也會成為你的親人。

因此,一個老人,失去老伴之後,還得口袋裡有錢,才能過好日子。如果自己沒有錢,要和兒女商議,攤派贍養費。不管兒女有沒有怨言,你都不能礙于面子,經濟上的困難,你一個人扛著。

04

想要活下去的自己,會努力吃飯穿衣。

歌德說過:「我們雖可以靠父母和親戚的庇護而成長,依賴兄弟和好友,借交友的扶助,因愛人而得到幸福,但是無論怎樣,歸根結底人類還是依賴自己。」

老伴離開了,如果你選擇獨居,生活會非常乏味,每天睜開眼,家裡冷冷清清;如果你和兒女一起住,要看他們的臉色,並且他們去上班之後,你一個人在家,也會孤獨。

一個人害怕孤獨,會顯得更加孤獨。如果把孤獨當成享受,就不一樣了。

在喧鬧的地方待著,但是你的內心是安靜的,舍去了欲望,放下了不切實際的想法,就會坦然。只要你願意積極向上,生活就依舊陽光燦爛。

認真想一下,你的老伴,一定希望你好好活著,而不是折磨自己。你真的不必因為失去了老伴,就一蹶不振。

善待自己的身體,好好吃飯,穿暖和一些,然後去感悟陽光和雨露,尋找生活的樂趣,你會發現,「獨處」是人生暮年的必需品,習慣了就好。

05

很多老人,一直在抱怨,兒女不管他們,社會對他們不公平,社區裡的人太冷漠。 他們從來不會反思,自己為社會做了多大的貢獻,如何教育兒女,對鄰居的態度如何。

俗話說:「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。」

老年人是否有福氣,其實是自己一手造成的。

你用什麼眼神看社會,用什麼心態對別人,那麼對方就會回給你什麼。

餘生不長,願你我,暖心看世界。


用戶評論
你可能會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