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» 37歲的她身患重疾為丈夫產子,7年后卻分開了近況曝光

37歲的她身患重疾為丈夫產子,7年后卻分開了近況曝光
2022/05/03
2022/05/03

在一檔求職節目現場,一個坐著輪椅的女人前來應聘主播。她想要快點掙錢養活自己,再從婆婆那里接回兒子。當她講述人生經歷時,現場的評委和觀眾都被震撼到,甚至有人落淚。

因為身體原因,她生兒子時不能自然生產,也不能打麻藥生產。無奈之下,她只能做好以命換命,不打麻藥刨宮產子的準備。那是沒有任何止疼措施,在她意識完全清醒的狀態下,生下出足月的孩子啊。

生產當天,前夫心疼得淚如雨下。如此深情的丈夫,不僅感動了她,也感動了身旁的醫護人員。可是,仿佛就是一個恍惚的功夫,生完孩子沒幾年,一切都變了。 曾經的深情煙消云散,只化作丈夫絕情離去的背影。

這個坐著輪椅的女人,名叫 譚伊玲。她的身上,藏著怎樣的故事?如今,她怎麼樣了?接回兒子了嗎?我們一起去看看!

1985年,譚伊玲出生在廣西壯族自治區。她在家里排行老大,下有弟弟妹妹,一家人的生活平靜、溫馨。7歲之前的譚伊玲,是一個無憂無慮、身體健康的小姑娘。

她的人生不幸,起源于7歲時被耽誤的一場大病。

那一年,因為換季的原因,譚伊玲跟許多小孩子一樣,總是隔三差五地打噴嚏、咳嗽。一家人,誰都沒放在心上。

吃上幾次藥,癥狀就有所好轉。可那次,家里的存藥都吃完了,譚伊玲的感冒仍沒見好。病情反反復復,父母有些擔心,這才帶著女兒去醫院做檢查。

醫生并沒有發現異常,診斷仍是普通感冒。于是,簡單叮囑幾句后,又給他們開了一點藥,回家繼續治感冒。 結果,藥吃了很多,譚伊玲還是感覺胸口很悶,身體總有種說不上來的不舒服。

正是貪玩的時候,難受起來也就那麼一會兒,玩起來甚至會忘了身體難受。兩年過去了,1994年,譚伊玲9歲,隱藏在體內的病癥蓄夠了能量,終于徹底爆發。 譚伊玲患的是脊髓瘤。

脊髓瘤是長在脊髓里的腫瘤,只能靠做手術控制神經因子的發展,而且很難痊愈。更不幸的是,譚伊玲已經到了脊髓瘤晚期。含苞未放的花骨朵,還沒燦爛地綻放過,就被一場疾風驟雨打落枝頭。

少女譚伊玲為了保命,被切除下半身神經,變成了癱瘓的殘障人。往后余生,她只能坐在輪椅上生活了。更可怕的是,她每兩年都需要再做一次手術,以控制病情的發展。

(譚伊玲)

很長一段時間里,譚伊玲都難以接受現實。在那段低迷的日子里,她發現,如此渾渾噩噩、怨天怨地,對改變現實毫無作用。后來憑借書籍的滋養,自身堅強不屈的性格,她成長為一個自信、獨立的女孩。

即使癱瘓,身體一動就疼,她也學會了洗衣、做飯等日常生活技能,甚至還能掙錢養活自己。

2008年,她從廣西老家來到北京,擺起地攤。她自信的性格、甜美的笑容,不僅吸引很多顧客光顧,也吸引到一家電視臺的關注。電視臺對她做了一次專訪,以弘揚社會正能量。

節目播出之后,關心她的人越來越多。但這里邊,還參雜著一雙充滿質疑的眼睛。帶著懷疑這個小伙奔著譚伊玲而來。誰知道,他們之間卻滋生出一份愛情。

這個小伙叫 高淵他自小認為,一個人受到挫折就會被打垮,甚至認為,這種人就是失敗者,他們不配堅強地活著。

他的家境很好,從未在生活上受到過什麼委屈。當時,他之所以認定譚伊玲是騙子,是因為他遭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沉重打擊。他失戀了。要命的是,以他的人生觀衡量,自己就是失敗者,他根本走不出失戀帶給自己的打擊。

(高淵)

一次他打開電視,突然看到譚伊玲參加的電視節目。聽完譚伊玲的故事,他冷笑著自言自語:這不是真的。一個重度殘障的人,不可能在這薄情的世界里,活得如此堅強,肯定是媒體編造的‘神話’。

他立馬找到譚伊玲的聯系方式,并惡狠狠寫下留言:給你留言留三天,如果三天后你沒有回復,你和這個社會都是個大謊話。

三天后,譚伊玲給高淵打來電話。得知高淵因失戀而自暴自棄,她笑他太不堪一擊,身在福中不知福。我做了十幾次手術,每次都很難受,但也讓我變得堅強。

生活并沒有虧待你,你上了大學,還談了五年戀愛,而我連戀愛的滋味都不知道。真的,你失戀那些事兒,也叫事兒嗎 自從這次交流之后,兩個人的聊天變得頻繁起來。

然而,兩個人的認知終究不在同一個頻道上。譚伊玲費盡心思地開導他,而高淵卻想破腦袋地要揪出可疑線索,以證明自己是對的。

有時,高淵也會被譚伊玲樂觀的性格、甜美的聲音吸引,很享受兩人聊天的時光。但貪戀只是一小會兒,他始終認定這是一場騙局。

(擺地攤的譚伊玲)

他自作聰明地認為,譚伊玲只是騙術高明,把騙局設計得很巧妙,騙過了所有人,包括她自己。

終于有一日,高淵按捺不住了,他想親自去揭開譚伊玲的假面目。

臨行前幾天,他特意留言給譚伊玲,企圖讓她害怕。我要親眼看到你,我只相信我的眼睛。

看著對方發來的信息,譚伊玲知道他在嚇自己,同樣不甘示弱,回復到:我住在301醫院,你能找到我嗎?二人一個比一個杠,誰也不甘示弱,都暗暗憋著一股勁,想讓對方先服軟。

一個始終抱著懷疑之心,一個始終樂觀開朗。 當兩個人面對面地站到一起時,又將擦出怎樣的火花?

高淵到達北京后,片刻不肯休息,他急于找到譚伊玲。他買了一束花,按照路線,來到譚伊玲家,按下門鈴。譚伊玲自己轉動輪椅,來給他開門。

開門的那一刻,她微笑著說:歡迎你來。高淵毫不客氣地應了句:我就是來看看你真實的生活狀態。言語之中滿是懷疑,就差說句,「我是來揭騙局的。」

譚伊玲也不把他當外人,待高淵坐下,便自顧自地忙了起來。推著輪椅四處走動,洗衣服、擦地板……臨近中午時分,譚伊玲問高淵愛吃什麼,準備給他做飯。

高淵驚訝地問:「你還會做飯?」譚伊玲不搭理他,轉身進了廚房,做出一頓香噴噴的飯。當高淵看到桌子上的飯菜時,開始自愧不如。

我除了泡面,什麼都不會,你只是身體上的殘障,而我是精神上的殘障。這一去,高淵在北京住了半個多月。他成了譚伊玲的小跟班,跟著她擺攤,看她對別人微笑。

不知不覺中,高淵那顆枯萎的心,被譚伊玲熱情爽朗的性格深深感染。

(譚伊玲)

回到南京后,高淵果斷辭職,告別父母,馬上搬到北京定居。

當得知高淵要在北京工作時,譚伊玲說他過于魯莽。高淵卻反駁說:這次不是沖動,我心里有殘障,想看看自己還有沒有救。

此后,譚伊玲依舊擺地攤,只是多了一個幫她收攤的人。一來二去,兩個正值青春期的年輕人,迸發出愛情的火花。

兩個人之間的窗戶紙一直沒有捅破,直到有一天,高淵主動向她告白。那一天,譚伊玲和高淵擺完攤,走在回家的路上。

高淵深情地望向譚伊玲,對她說出了藏在心底已久的話:讓我教你嘗嘗愛情的滋味,一輩子牽手,好不好?情話不撩人,可卻把譚伊玲的心攪亂了。這是第一次有人對她說情話,一時間,她的大腦瞬間短路。

但在夜晚的冷風中,譚伊玲旋即恢復理智。我們連一起牽手走路都不可能,怎麼可能走到一起。再說,愛需要時間,你還沒長大。

但高淵才不聽這些推脫之詞,他喜歡的東西,就要乘勝追擊。高淵深情地抱住了譚伊玲,她靠在他的肩頭哭了。對于不認命的譚伊玲來說,這是她第一次嘗試接受異性的愛意。

兩個人唱著歌,攜手回家,與平時不同的是,他們從朋友變成了戀人。在這場雙向奔赴的愛情中,最難通過的是高淵的父母那一關。

高淵的父母能同意兒子娶一個重度殘障的姑娘嗎?

果不其然,當高淵向父母闡明一切后,遭到一連串的反對。父母特意趕來北京,勸說兒子千萬不要做傻事。

但是,當他們看到譚伊玲自信的目光,獨立生活的能力,再看到兒子神采飛揚的精神狀態時,阻礙兩個人在一起的心思,瞬時減了幾分。

但是,自己的兒子健健康康,家庭條件優越,何苦非要娶一個重度殘障的女人呢?高淵的父親不再反對,但也絕不支持,只有暫時保持中立態度。

人們常說,愛情不是兩個人的事,但又是兩個人的事。高淵是個有獨立思想的大小伙子,他不顧家人的反對,依然選擇和譚伊玲結婚。

2011年11月30日,高淵和譚伊玲領證結婚。沒有宴請賓客,沒有繁文縟節,他們靜悄悄地直接「裸婚」。雖然沒有對外宣布,但并不阻礙兩個人情深意濃。結婚之后,必定要做生孩子的計劃。

(譚伊玲和高淵)

丈夫不顧父母反對,毅然和自己結婚,這讓她感覺對丈夫未免有所虧欠,她想要為丈夫做些什麼。

一次散步時,譚伊玲直接說出生孩子的想法:我給你生個孩子吧,萬一哪天……沒等譚伊玲說完,高淵就接起話茬反對:你脊椎側彎,已經變短了3厘米,生孩子,你扛不住!咱們兩個人就這樣過一輩子,也挺好的。

可譚伊玲鉆進了牛角尖。丈夫越反對,她越想生。身為妻子,她覺得自己有義務為丈夫延續香火。高淵耐不住她的苦苦哀求,答應陪譚伊玲去醫院檢查,向醫生尋求建議。奔走數家醫院之后,都得到醫生一致認可。

2012年6月10日,27歲的譚伊玲去醫院生產。她疼痛難忍,額頭直冒虛汗,準備進產房。

研究過譚伊玲的實際情況后,醫生給出建議:你做過14次手術,不能再打全麻,打全麻會造成嬰兒窒息。不能打麻藥,那已經不是辛苦、受罪這樣的詞語可以形容了。

可聽完醫生的話,譚伊玲卻絲毫都沒有猶豫,直接選擇不打麻藥生孩子。

高淵聽到后,眼淚瞬間掉了下來,抱頭痛哭。不讓你生,你偏要生,如果你回不來了,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?高淵的父母陪伴在旁,也被譚伊玲的堅強感動到,他們的心已被融化。

產房里,譚伊玲正經受著煉獄般的折磨:她疼得哭天喊地,牙關緊咬,舌頭都破了。兩只手抓住床單,甚至指甲都摳進了床墊。

為了轉移注意力,她強迫自己默念著醫生做手術的刀數。 整整14刀過后,她聽到了嬰兒嘹亮的哭聲。

(譚伊玲和兒子)

高淵三步當作一步,快速地跑到妻子身旁,握緊譚伊玲的手。他飽含深情地說:老婆,謝謝你,孩子很健康。話雖短,卻用盡全力,此刻,抱著妻子痛哭,才是他最真實的愛。

高淵給兒子起了一個獨特的名字——高興。他發誓,絕不再讓譚伊玲受半點苦。

病床前的婆婆也在不停地哭,眼神中參雜著疼愛和敬佩。她最懂得,也親自體會過女人生孩子的疼痛,更何況兒媳還沒有打麻藥。一家人共同迎接了一個小生命的到來,這極其不易的過程,把全家人的心聯系得更緊。

2017年,32歲的譚伊玲帶著丈夫和兒子,登上了某節目的舞臺。那時候,她身穿淺色連衣裙,生活的聚光燈還照耀在她的身上。幸福的三口之家,羨煞旁人。

一切似乎柳暗花明,好日子該來了。但是,愛情來得快,去得更快。快到譚伊玲根本反應不過來。 敗在了「七年之癢」這個關卡。

高淵越來越受不了外人的指指點點,朋友間的言語。在平淡無華的普通日子里,他的心又起漣漪,最終婚內出G。突然就變成一個絕情的男人。

(譚伊玲近照)

2021年,36歲的譚伊玲又獨自推著輪椅,走上了《求職高手》的舞臺。四年之前,三口之家,滿臉笑容;四年之后,孤身一人,面露滄桑。

丈夫已成前夫,孩子不在身邊。或許,這場愛情從萌芽開始,就是個錯誤。一個失戀,正痛苦欲絕,急需依靠;一個自信,陽光樂觀,難免不讓人心動。

此刻,幸福美好棄譚伊玲而去,她又獨自一人,站在了重新求職的起點。重度殘障,婚姻破碎,事業受挫,這一連串的打擊,并沒有擊垮譚伊玲。

相反,她的眼神中更多了成熟和堅定。劫后余生,她只在乎一件事: 自己掙到錢,有了經濟能力,從婆婆那里接回兒子。如今,她37歲,已求職成功,成為某公司的視訊主播,她一如既往地奮斗著。


用戶評論